18日,由上海市科委指导,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办的“2023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百佳表彰会”顺利召开,星逻智能在3300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并最终获得“上海市高转项目自主创新十强”称号。
表彰会上,作为高转项目自主创新十强的新能源企业代表,王海滨受邀出席本次活动,并作为五位特邀嘉宾之一,在现场发表主题演讲。
在演讲中,王海滨指出,我国的新能源发电增长持续强劲,光伏和风电累计的装机容量不断攀升。当前,面对新能源场站如何提升发电量的问题已然从增量向存量转变,星逻智能捕捉到高频次的巡检+精细化的维护所构成的无人机智能化运维能为新能源场站带来质的突破,量的提升。
王海滨提到,早在2018年,全球第一台光伏机库和全球第一台电网机库便由星逻投放到国家电投和国网内部,成为星逻智能在新能源无人机“无人化”巡检中的前瞻性尝试。此次,星逻无人机机库获评为上海市高转项目自主创新十强,是对星逻产品力与创新力的肯定。
演讲中,王海滨向在场的领导与观众们讲述了星逻在新能源领域的产品布局。2022年,星逻智能正式上线了专属于新能源光伏领域的无人机巡检软件平台——星逻驭光无人机光伏巡检系统。该系统创新性地将无人机机库与自动巡检软件打通,并加入光伏缺陷AI算法,让用户免去人力巡检的困难,在电脑面前即可查看场站的巡检报告,完成了光伏场站的数字化管理。
目前,星逻驭光已在全球350余个光伏场站落地,覆盖超4600兆瓦的装机容量,巡检了约68万的光伏组串,产品在集中式山地光伏、水上光伏、分布式屋顶光伏等场景皆有应用,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巡检经验。
王海滨在演讲中提到,在华北、东北地区,光伏场站以浮尘为主,易产生火灾隐患,华东华南地区以鸟粪为主,这类顽固性污渍很难随着雨水冲刷进行自清洁,长此以往易造成热斑,从而影响光伏面板的健康度,加大整体的运行成本。星逻希望将无人化检测延伸到自动化清洁的层面,真正实现光伏场站运维的闭环。
即将发布的lantern光伏面板清洁机器人是星逻针对此交出的“答卷”,通过无人机投放/人力集群投放的方式将6.5公斤的机器人放置在高倾角的面板上进行无水清洁,实现在不同光伏组串间的跨越,基于无人机的检测、机器人的清洁所构成的闭环运维系统效率是人力的20倍以上。
此外,星逻智能还推出了专注于风机叶片巡检的星逻御风专业无人机风电巡检平台。
在风机叶片巡检过程中,叶片转动的边缘速度极快,人眼难以对叶片缺陷进行识别,长时间停机不仅损耗了发电量,还打断了整体的发电流程,所以势必要有一套设备既能保证风机的动态运行,还能通过机载自动驾驶系统集成算法对高速运转的风机叶片进行快速捕捉,对叶片进行精准化的聚焦拍摄。
为解决该难题,星逻御风已经实现了在风机停机/不停机状态下的精准检测,无人机可对高速运转状态下的风机叶片进行快速抓取拍摄。
但仅仅对风机叶片表面的巡检,还不能全方位地满足风电场站巡检需求。风机叶片内腔巡检更是风机巡检工作的重要一环。王海滨表示,风机叶片内腔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叶片内腔从外向内直径也逐渐缩小,叶片深处的间距十分狭窄,给人力巡查带来极大挑战。
由此,星逻智能推出针对于叶片内腔的Probe微型机器人,探索人力不可及之处,精细化探查叶片内腔存在的隐患和缺陷,降低人力作业风险,有力保障风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目前,星逻智能推出的产品覆盖国内100+区县、30+应用场景、300+套无人机自动化系统、相较于人力巡检,整体巡检效率提升40%以上。
此外,星逻还与法国、中东、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客户达成了战略性合作,致力于让中国产品走出国门,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科技力量。
本次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自主创新十强的获得,是对星逻智能的极大认可,肯定了星逻智能在无人机自动化行业的研发实力。
下一步,星逻智能将着力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加大创新投入,促进无人机在新能源行业巡检中的转型升级,为实现新能源场站发电量的有效提升提供高水平的科技“引擎”。